第十二周:小雪的习俗

  一.习俗

  小雪节气的习俗有晒鱼干.吃刨汤.腌腊肉.吃糍粑等等,小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,是转折性季节,人们为迎接小雪节气到来会举办诸多习俗。

  晒鱼干是台湾特有的风俗习惯,台湾有俗谚:十月豆,肥到不见头.在小雪前后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.储存干粮,乌鱼.旗鱼.沙鱼等鱼类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。

  吃刨汤是我国西南部等省地区农村历史悠久的一种民间习俗,在很多的农村地区会有杀年猪的习俗,亲戚朋友聚在一起,将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,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,大家围坐在一起,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热烈的气氛。

  吃糍粑是南方在小雪节气时候的习俗,古时候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,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,有俗语〝十月朝,糍粑禄禄烧〞,就是指的祭祀事件。

  小雪节气过后,气温会急剧下降,天气也会越来越干燥,此时正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,很多地方杀完年猪之后,会留下许多吃不完的肉,于是就按照传统的方法储备起来,这样还能品尝到肉类不一样的风味。

  二.小雪节气由来

按照现代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,叫做每年一到农历十月,阳历_月_日前后,当太阳到达黄经240度时开始,为〝小雪〞节气.亦就是说,自然现象〝雪〞对节气规律性的反映,亦比较突出,即每年一到〝立冬〞节气后,阴历十月阳历十一月,开始进入降雪的季节,并将降雪量区分为大小的不同。

将每年〝立冬〞后,开始降雪量较小的雪,称作为〝小雪〞。

其实,我国气象上规定:

  (1)下雪时,水平能见距离在1_0米或以上;

  (2)24小时内雪量小于或等于2.5毫米的雪,皆称作为〝小雪〞.按照古代社会生活实践中,人们对〝雪〞的认识和解释来说,叫做每年一到冬季农历〝十月中,雨下而为寒气所薄,故凝而为雪.小者未盛之辞.〞所以,从古代开始,人们的这种认识和解释,密切结合农业上的需要,归纳概括叫做〝小雪〞,列入了〝二十四节气〞,作为〝立冬〞后的节气,名为〝小雪〞。

栏目导航

时间:2022-11-15 16:08:11    来源:无锡市东方娃实验幼儿园
首页标题    第十二周:小雪的习俗